Kauko Laitinen
的人文学者

Kauko Laitinen

高歌(Kauko Laitinen)在赫尔辛基大学学习工作了20年,在人文学院有了自己的事业。不仅如此,他还在日本和中国度过了19年的时光,在那里学习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并为芬兰驻北京大使馆、芬兰驻东京大使馆以及日本的芬兰学院工作。这位亚太地区专家学者的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就是建立了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从而促进了芬兰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发展。

Kauko Laitinen

Kauko Laitinen
1951年5月10日生于Kangasniemi

1985年,东京大学博士学位(社会学)
1979年至1984年,在日本学习日本语和国际关系
1975年,赫尔辛基大学社会科学硕士(政治学)
1975年至1978年,在中国学习中国语言及历史

亚太研究大学讲师
东亚文化研究兼职教授

2014年至2015年, 赫尔辛基大学中国研究教授和孔子学院院长
2011年至2014年,日本芬兰学院院长
2007年至2011年, 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院长

研究主题
阿道夫·埃里克·努登舍尔德(Adolf Erik Nordenskiöld)和芬日关系;
地区的周期和自治:冲绳县和阿兰岛之间的比较;
对于马达汉1906年至1908年间穿越亚洲之旅的中芬研究合作;
中芬日三国在建筑上的合作,沈阳建筑大学中芬日中心

出版物、研究项目和其他学术活动

特别贡献
在日本建立芬兰学院的可能性报告
在大学建立亚太研究专业的初期准备工作
在赫尔辛基大学建立孔子学院的初期工作

摄影: Mika Federley
文字: Kauko Laitinen (Kaija Hartikainen编辑)
翻译: 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 (王珊珊译)

我在赫尔辛基大学的职业生涯起始于1970年,当时我进入社会科学学院学习国际政治。1973年,在著名的联合国专家Göran von Bonsdorff 教授的鼓励下,我申请去美国学习了一年的时间。在我日本室友的影响下,我的关注点很快从联合国转向了日本,当时日本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奇迹。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我们会去日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考察。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生,当时的旅行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友好的人民,干净美丽的国家,完好的传统文化。在对日本文化和社会背景进行了更详细的思考之后,我觉得为了更好地理解日本,我必须去学习中华文明,因为这是日本文化很多方面的根源。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我经常往返于芬兰和东亚之间,最初是作为一个学生,后来以各种职业身份,轮流去往日本和中国——在可见的未来,这种访问旅居还不会停止。

作为东京大学的博士生,夏天是一个很好的了解日本的时间,诸多活动中的其中一个是为外国学生组织的为期一周的项目。我们每个人都被安排到了一个日本寄宿家庭里,同时我们也帮助他们做日常工作。静冈县内大东町农场里种植着很昂贵的甜瓜,多数是用来做高规格的接待的。 照片拍摄:Fu Xiangkui。

 

1986年底,我在大使馆的工作告一段落。在芬兰科学院对归国学者的支持下,我开始在赫尔辛基大学亚非系工作。不过,第二年夏天,我被邀请去哥本哈根工作。当时北欧部长理事会决定重组北欧亚洲研究所(NIAS)。为了适应变革,他们需要一个能实现过渡的院长。这次他们打算选择一个芬兰的候选人。三年时间里,对整个北欧的亚洲研究,北欧亚洲研究所给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全景性的视野。

更多